2024-02-28 12:35:49|已浏览:99次
在求学年代,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add oil(加油)等中式英语词汇,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下之大不韪”,大约只能在宿舍熄灯后的闲聊时间打趣着说两句。时过境迁,一条条中式英语词汇登入各种英语词典的“大雅之堂”,让人在欣喜之余也不免好奇,这种现象,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前不久,又一条中式英语词汇add oil(加油)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引来不少中西方媒体关注,更引发网络上的热烈争论。
很多世界著名的词典都致力于跟随时代脉搏,收录鲜活的语言,如tweet(发推文)和selfie(自拍),都是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很快就被添加到《牛津英语词典》中。随着旅居海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的节日民俗、先贤思想、传统美食等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也在对世界产生影响。而《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中式英语,体现出当前英语演变的一个有趣趋势:日益增长的本土化和多元化。毕竟,来自日语的tsunami(海啸)、意大利语的paparazzi(专门跟拍名人的摄影师)、西班牙语的mosquito(蚊子)都已经被英语国家主流所接受。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编辑部的统计数据,词典目前共收录250个中式英语词汇,其中50多个词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加入的。这些有“中国血统”的英文词汇中,食物方面有hoisin(海鲜)、服装方面有qipao(旗袍)、医学方面则有qigong(气功)等。根据编辑部的解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guanxi(关系)虽在西方使用频率不高,但因为反映出华人社会中独特的人际关系与文化现象而被收入其中。对于来自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人来说,延伸到亲朋好友、政治、商业、社会等的“关系”常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文化冲击。
如《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作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年初在《卫报》发表文章所说,虽然当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在使用英语,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有鉴于此,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词汇登“大雅之堂”,我们也大可不必受宠若惊或者拒绝接受,碰到老外在努力干活时,笑着说声“add oil”即可。
卫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