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12:03:45|已浏览:143次
上海唯一收获MIT录取的男孩,他是如何被名校录取?上海唯一收获MIT录取的男孩,他是如何被名校录取?2021年中国大陆学生斩获MIT RD录取的有6人,分别来自不同城市,而上海地区唯一一个MIT offer就在 拜雅学会 。
据MIT公开数据,今年录取率仅4%,与去年的6%相比,堪称跳水式下降。 除MIT的offer外, 拜雅 的学员在2021届还分别获得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剑桥大学等 大牛 学校的offer。 无独有偶。在2020届,申请学生12人,收获的offer有: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约翰 霍普金斯、剑桥大学等,并且全部被U.S.News排名前40的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录取。申请结束后,还有同学赖着不走,每天打卡。 这样亮眼的成绩这让人不禁好奇: 你们是在 掐尖 吗?究竟是学生本就优秀,还是得益于老师们的 加持 ? 学生是什么样子? 真的有做到每一个学生不被辜负吗? 这个机构是依靠什么做出这样的成绩? 本次,就由 拜雅学会 的创始人梁老师,分享她申请团队的成功秘笈。 梁老师明确地表示,回答这些问题前,首先要清楚中国学生的申请 痛点 ,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在做什么。 就梁老师接触的案例看来,大部分学生的痛点是唯分数论。 他们大多认为,达到一定的分数,完成某种标准下认为高质量的活动,打出高含金量的奖项,就能上藤校了。 似乎做这些的时候没人去想,为什么要做这些?仿佛每个人的 价值 都可以被量化评定。实际上每个学生的价值和优秀不止于此。如果看不到这些,只是因为评分系统太单一无法挖掘到,并不是孩子不够优秀。 梁老师补充道。 从梁老师的话语里,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她不仅对 唯分数论 这一理念反感,更对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认可。 那么,我们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梁老师的教育经历对她之后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影响, 我在哈佛有幸上过加德纳(H.Gardner)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课,这位美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届的大咖提出的 多元智能理论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梁老师在哈佛 她认为,被量化的评判标准也许否定了80%优秀的人,这种模式并不能就此断定学生的真实能力。实际上,美国大学的招生思路也反应了其对教育的理解:希望申请者不被思维定式约束,呈现出属于自己的特点,而这些不该有模板。 在梁老师眼中,有很多 标准 认定看起来 有缺陷 的学生 比如标化优秀但没有奖项在手;比如活动丰富但标化弱势;又比如专精理工,但人文社科涉猎甚少。 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评判制度下,被简单粗暴地盖棺定论 不够优秀 ,实际上他们的优秀只是没被 自带评判滤镜 的人发现。我们愿意去了解他们,也能读懂他们的优秀,我们相信他们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作为顾问,我们要做的是能看到,并向美国大学呈现出,他们是这么的优秀。 梁老师很肯定地说。 那梁老师是如何让这些学生的结果达到比预期更好的呢?我们听听学生们怎么说。 学生分享一 收获上海唯一MIT录取的Alan: 发光的方式不止一种,热爱永远是成功的动力来源。 Alan从平时的爱好而认定想学计算机专业。亚裔理工男这样的身份在申请大军中本就身处弱势地位,加上他并无多少奖项,在人文社科领域全无涉猎,明显偏科,想要申美国的计算机专业十分困难, 藤校 的计算机专业更是难上加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当时觉得简直永无翻身之地 。 Alan也想过妥协,如果硬着头皮申请数学专业,他也不是做不到。在和老师们谈及他愿意为了 藤 放弃理想,眼神都暗淡了下来,内心的挣扎和失落完全无法掩饰。 梁老师直接地问了他一个扎心的问题:那你说一下你为什么要申数学?Alan被问得哑口无言。他只喜欢计算机,从初中开始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勉强自己申请其他专业简直就是在自我折磨。梁老师很清楚,只有搞计算机的Alan才是真正的他。 即使被条件设限,但为了让他能做真正喜欢的事,梁老师选择陪着他迎难而上。 当不用为了迎合而伪装自己,最终呈现出来的材料才能环环相扣、逻辑合理,水到渠成地展现自己对计算机专业的热情:所有的兴趣爱好全方位的围绕着计算机,真实应用到生活中各方面,表达的理论也能展现一定的深度。现在,他成功被MIT录取。 人们过于执着那些被总结出来的 经验论 、 全方位 ,缺失了热爱理由。梁老师的团队想帮助同学确定并展现出这些理由,让 他之所以是这样的他 变得更完整,更让美国大学直观地看到这些。 学生分享二 录取芝加哥大学的Billion: 执着的另一面,是打破约定俗成。 Billion来自于二线小城市,缺少资源,加入拜雅时,他没有任何竞赛奖项,热爱数学又执着于自学。与此同时,片面地认定排名是择校的唯一标准。 受中国学生 唯分数论 的限制,他一边很焦虑,一边苦于没法用奖项向学校展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才华。在他看来,只有拿到很牛的奖才能上名校,自己并没有可展现的优势,那就没办法被名校看到。 这样极致又专一的孩子,在梁老师这里值得获得更多的肯定,即便当时他的梦想无人倾听,也无法获得外界的肯定。在申请Ross数学夏令营前,他没有任何奖项,没有可以证明数学能力的证据。老师们能明白他的焦虑,不会否定他的梦想,而是为之施肥浇水,陪着他从 无 向着 有 进发。 老师们陪他把Ross的官网反复翻查,分析这个夏校项目想要找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在文书里更好地体现他对数学的热爱。 这个申请思路非常奏效 他努力在文书中表达自己的热爱,能深刻地描述纯数理论,让招生官看到他的潜力,成功申请上Ross数学营的夏校,还成为他所在高中第一个申请上这个项目的学生。这让他备受鼓舞,也让他相信老师们说的:没有奖项也能在能力强劲的数学竞赛大军中,被看到,被认可。 这样的信念也让他对大学申请更有信心,放下了攒大奖、算分数、算几率的焦虑,更愿意纯然地拥抱热爱数学的自己,不再是那个总是在计算奖项的焦虑少年。 而因为择校观的片面和 要申就申最好的 的傲气,REA的时候他坚定想申哈佛,老师们觉得这个决定并不那么理智,但还是支持他去追梦。直到被哈佛defer后他清醒了,开始理智地思考老师的建议。 在后续的大学申请中,梁老师的团队以专业的辅导和判断力为他选择了气质十分匹配的芝加哥大学,在文书中充分表达对数学 一根筋 的执着钻研,一起头脑风暴挖掘出他那些不是大奖,有的连自己都忽视了的活动,这些都是他生活中的点滴,但每一个细节都能告诉大学他对数学的追求,展现他在这个专业上的无限潜能。相信这也是让芝大看到并录取他的原因之一。 梁老师觉得,申请不仅是收获offer,挫折更能帮助他成长, 我们觉得美本申请不仅仅是申请,这过程中的经历值得获益一生。 教育不是筛选 教育不应该是筛选,而是让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潜力;教育也不是灌输,而是启发。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有想法的孩子,做的是让学生能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并取得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更好的申请结果。 这些理念,梁老师的团队贯彻在每个学生的申请中。 不筛选 、 不限定 ,这似乎也在回应大部分家长在看到漂亮申请结果时,想提的问题:你们是不是在 掐尖 ? 梁老师说, 我们不想走那些速成的捷径,与其说是在 掐尖 ,不如说,我们是在寻找能接受我们这些理念,志同道合的 同路人 。 标化不是录取藤校唯一标准,也不是我们找寻少年时看重的地方。我们更想遇到,有驱动力的少年,这样更能驱使他们在追梦的路上踏浪而行。 这也许是回答 掐尖 的质疑,也是在表达梁老师团队的理念。 在初期沟通时,梁老师的团队会花时间去了解双方的理念是否一致,也许是这样,两届申请季,师生配比能保持充裕的状态。 真正的教育,应该精耕细作 大多数的机构引导学生去写文书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简单的问答: 兴趣爱好 , 罗列参加过的大型活动 , 列出拿过的奖项按重要程度排列 之类,然后就根据这些, 挑选 以后让学生作为写文书的素材,而不愿意再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 我们不否定这些孩子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但放在同届的申请者里,把这些直接写成文书的人不知凡几,就陷入了同质化。 梁老师说, 这些成就写得再华丽精彩,也许在招生官眼里也看不到区别。 这样做看起来简单高效,很多学生也陷入单一评判的思维模式 自身的 闪光点 就是 奖 、 考级 、 成就 这些 值得提 的内容,生活中的点滴 ,并不值一提。 而梁老师认为,只抓住这些显而易见的亮点是一种偷懒的做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其原因和值得探讨的价值,只是这些没有被他们自己注意到的事物,才恰恰是需要有人清醒地和他们一起寻找。 这就需要顾问老师始终对孩子的一切想法和行为抱有好奇心,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沟通,跟着他们去感受讨论挖掘出来的。 梁老师在和学生头脑风暴时,相比起学生已经拿了哪些奖,更在意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平时都在做什么。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头脑风暴贯穿了整个申请季的原因。 一开始,很多学生觉得自己除了比赛和活动,没什么可说的,梁老师的团队就会在沟通中引导学生回顾过往,甚至鼓励他们说这些 没用 的事。任何小事都可以讲,哪怕是打游戏看小说。不先思考这件事能不能写进文书,只期待学生愿意说出来。 学生能说的事,老师会追根溯源,去问 为什么 、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 灵魂拷问 去寻找学生做事件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理由,一起探索出文书写作的方向。 拿我们这里的一位同学Steven举例。 梁老师说, 他的主文书,写的是自己从小喂养流浪猫的故事。因为流浪猫的去世,进而引发了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 流浪猫在大家的生活里随处可见,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事产生深层思考。抓住这件事,进而产生一系列对生命的思考,这样的学生非常难得。现在这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环境、和人生经历或许是类似的。但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思。这些反思才是最独一无二的。 其实文书不是要把立意写得多么高大上,而是要在文书里呈现所思所想。这些才是真正的、隐藏的亮点。顾问老师要做的,就是以敏锐的眼光去挖掘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抓住孩子们这些在暗处闪闪发光的优点。 可能这就是我们倡导精耕细作的原因吧。 梁老师说, 因为不想落入单一的评判体系中,所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挖孩子们的想法是必要的,给大学呈现出的才是一个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