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17:27:50|已浏览:284次
谈起服装设计,总是绕不开中央圣马丁和伦敦时装。作为坐拥中央圣马丁和伦敦时装两所时尚顶尖学院的伦敦艺术大学,更是学生申请英国方向的必选之一。2020年QS排名,伦艺排名第二,依旧领先Parsons和RISD。加之近年来伦艺逐渐走低的录取率,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
成功不能复制,但是却可以可以借鉴,艺术留学申请也是一样。所以今天就为大家集中总结一下,那些成功申请到了伦艺的服装设计作品集有着哪些共性,希望可以为同学们带去更多的参考~
1、主题的原创性表达
因为学校、招生官的偏好,社会性的话题几乎是每个同学的必选,同学们都希望能从众找到一个足以体现自己深刻思想的主题。但,社会性的问题总共就是这么多,做来做去难免会出现撞主题的现象。然而无论是CSM还是LCF,最最看中的就是作品集的原创性,而主题则是原创性最基本的体现。所以,大家都关注的社会性议题不能选择?
当然不是~
即便是针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在一个被广泛聚焦的社会性话题中找到自己思考的基准点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视角和经历都不相同,所以带给你的思考方式也会是不同的。最主要是要体现你对于专业的态度,要将作品集中的每个项目都TOTALLY做成完整的你的一部分,能代表你自己。
比如X同学的社交屏蔽项目,虽然出发点是网络的高速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交融与冲击,但是他将主题落实在从当代社会网络屏蔽与拉黑的现状来探讨虚拟社交的不平等性这一具体方面。
X同学将广泛的话题聚焦化,从更加具体的点去延伸自己的项目,有效的避免了作品主题的同质化,最后他成功斩获了CSM和LCF的offer。
那,如果想做有深度的主题就只能选择社会性的话题吗?当然也不是~
其实要做有深度的主题,并不一定要局限社会性话题,拥有正确的发展思路,任何主题都可以进行深度的挖掘。比如从自身的经历、爱好,以及对周边人的观察等方面下手,这样的主题反而会更有利于原创性的表达。如果很多同学在选择主题的阶段比较困难,不如回到自身,以自己为出发点进行更多的思考。
比如S同学,她通过观察周边人的生活状态,巧妙的将化妆品与暴食相结合,以此来表现:有时候人们对一个东西的贪念就像是暴食症一样,可能会达到一个半病态的状态。
这样的项目主题看起来很生活化,却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结合,既包含了自己对周边事物的细心观察,又融入了独到的思考,谁又能说这样的主题不够深度,没有原创性呢?
2、像做证明题一样进行发展与实验
发展与实验的过程是作品集中的另一大重点,也是海外院校tutor最看重的一部分,申请人的思维逻辑可以通过这一部分被展现出来。
英国院校要求的作品集,非常强调每一个主题下的发展逻辑,需要有大量实验、self-evaluation的过程,每一个选择都要有原因,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去“拼凑”。“逻辑”和“过程感”对申请英国院校的作品集十分重要。比如LCF官网就强调申请人要拥有通过绘图工具记录和发展设计思想的能力。
比如,成功拿到CSM 的L同学,他就是将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密动作后的感受具象化。先是针对触摸后的皮肤感受进行大量的实验,然后通过图像的方式加以呈现,最后将具像化的内容进行元素提取引用到服装设计当中。而且他还通过具体的人台实验对已有的服装进行一步一步的改造,并得到了很多立体的产出。L同学的作品集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3、面料―诠释主题的利器
从CSM和LCF官网上服装专业的筛选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学院字里行间都在有意无意的强调材料媒介、视觉呈现等方面。
“在材质上展现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出对时尚、技术的强烈兴趣”,其实这些潜台词在无一不在暗示着同学们在面料上大做文章的可能性。巧妙的面料创新可以在提升作品质感的同时让项目主题的传达也更具有层次和厚重感,有利于向考官展现出自己多元化的思考,从而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何将让面料更好的服务于设计本身,如何让传统面料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以及如何让廉价材料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价值的升华,是同学们在面料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潘同学,她以水鲜市场被废弃的鱼鳞为切入点。鱼鳞经晾晒、风干、染色处理后,可作为面料,质感较好,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同时鱼鳞经过加热烘干染色可以变成鱼胶,部分程度替代pvc。现如今大量鱼鳞被废弃,如此一来可以将鱼鳞废物利用,增加织物的多样性,替代布料和塑料,同时解决鱼废料污染。改变传统时尚的理念,将材料的转换融入时尚中可持续发展的部分。
其实设计本来就需要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并且具有反叛精神,创新精神。尤其是学习服装设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是必须的。建议同学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各种艺术形式,在设计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观点,尝试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