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18:50:45|已浏览:198次
1、音量的来源
我们所讨论的音量,是每一个人说话或唱歌时能够控制的音量。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音量的来源,或者说音量的大小变化,往往来自于声带振动的幅度。声带振动越是多,我们的音量就越是大;声带振动越是少,我们的音量就越是小。
我们可以将手指摁在我们的喉部,发出一个“啊”,分别使用不同音量,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不同音量下,我们喉内的振感也是各不相同的。
音量跟我们的气息也有关系。声带的振动离不开气息的触碰,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个足够响亮的音量,充足的气息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可以尝试屏住呼吸,也就是憋住气,这个时候,我们大量的气息都被封在了肺部以及气管中,紧接着,我们再一次发出“啊”,能使用多大的声音就使用多大的声音,大家就会发现,这种状态下,我们其实是很难发出一个非常响的声音的。
所以,音量的大小与我们的气息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音量的来源,就是气息流动与声带振动的组合体。
2、为什么要控制音量
或许一些朋友会觉得,控制音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大小,想要音量大的时候就放声呐喊,想要音量小的时候就悄悄说话。技术难度并不是多么大嘛~
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与唱歌这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接触以后,立刻就变得非常不容易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许多平时说话“奔放不羁”的女生,只要唱歌,声音顿时变得软绵无力,怎么唱,怎么使劲,音量都提不上来。
当然,这个例子和心理因素存在着关系,但是也充分说明了,说话时的音量控制与唱歌时的音量控制完全不是一回事。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说,说话时,我们控制音量无需考虑其他,注意力全部放在音量本身就好,这种情况下,想要轻或想要重自然非常容易。
但是,唱歌时我们控制音量,除了需要考虑音量本身以外,还要考虑音准、节奏,包括更多复杂的技术性问题。或许许多朋友会认为,对于一位合格的演唱者来说,所列举的这些考虑因素都不应该是考虑因素,而应该是一种下意识。可是,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脑能够承载多少下意识呢?那些显而易见的失误,很多时候就是大脑反馈给我们的供应不足的信号。
你看,相比说话,唱歌时的音量控制多么困难。
我们为什么要控制音量,因为,这是我们学习唱歌最为重要的内容,甚至比高音、共鸣等等更为重要。音量的控制,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演唱是否好听。
一个好听的演唱,应该是具有乐感的演唱。而乐感的体现,往往就表现在演唱者对于音量的控制上,或者说轻重的控制上。我们歌唱时的情绪,正是寄托于不同轻重的音量表现出来的。
所以,作为一位优秀的演唱者,除了发声机能健康稳定,更重要的就是,是否能够控制音量,是否知轻重。
3、音量与混声形态的关系
其实,只要我们梳理清楚了音量的来源,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矛盾的。
已经说过,音量大小与声带振动幅度有关。声带振动越是多,音量也就越是大;声带振动越是少,音量也就越是小。
弱混声的本质属于声带的边缘振动,也就是声带极少部分振动,这种情况下,音量怎么可能大得起来呢?事实上,弱混声这个术语,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和小音量紧密挂钩的。
而强混声,我们的声带振动面积非常积极,接近于整体振动。也有声乐老师将其称之为局部振动,它当然属于大音量的声音状态。我们常说的Belting,正是为了描述这样的混声形态的音量如何之大。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混声的形态往往是与音量的大小直接挂钩的。
当然,共鸣的渗入能够一定程度地帮助我们增大音量。比如一个只有单纯的焦点的弱混声,跟一个具有头腔共鸣加持的弱混声,后者的音量一定来得更大。可是,不论这个音量如何增大,弱混声始终都是弱混声,声带边缘振动始终都是声带边缘振动,它的音量绝对不会大到能够和强混声同等到程度,这违背了物理规律。
4、唱歌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唱歌这件艺术刮起了一阵大音量之风。
一时之间,许多听众甚至专业人士纷纷认为,唱歌就是应该音量越大越好。两位歌手同台演唱,谁的音量更大,更能够盖住另外一位歌手,就说明他的唱功一定更胜一筹。
这样子的审美,似乎也是许多小白认为美声唱法高于流行唱法,是最科学的唱法的主要原因。
是啊,说到大音量,什么唱法能够比美声唱法的音量更大呢?也正是这个大音量审美,就连美声唱法本身也出现了鄙视链,那就是戏剧男高音爱好者看不上抒情男高音爱好者,因为,戏剧男高音的音量比抒情男高音更大、更响、更宽。所以,在戏剧男高音爱好者看来,戏剧男高音的演唱就是要更为“辉煌”。
其实,一个技术的合理性就足以说明这种审美的荒诞,那就是“弱混声”。
既然音量越大就是唱功能力的表现,为什么无数声乐研究者始终将弱混声视为声乐教学的核心内容,甚至认为这就是声乐技术的无上表现呢?
如果纯粹以音量为美,什么样的音量最大,当然是吼叫的声音最大,大家觉得这个声音具有美感么?
当然,肯定会有朋友反驳举的例子太极端:“我们所说的大音量,肯定是建立在发声科学这个基础上的大音量呀。”
好的,建立在发声科学这个基础上的大音量,不外乎就是共鸣扩音。
的确,如果我们的发声足够科学,音量越是大,确实也就说明我们的共鸣越是好。但是,唱歌并不是只有共鸣,还有焦点,还有声线,它同样向我们诠释着人声的美感,这也正是专属于流行唱法的魅力。
美声唱法的魅力在于共鸣,流行唱法的魅力在于点线。
写到此处,唱歌是否音量越大越好,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关内容推荐:
开学季 | 音乐会、大师课、WORKSHOP,9月福利一键领取!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