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合伴奏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合伴奏对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爱必学

2021-10-08 18:50:49|已浏览:145次

合伴奏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练声与演唱,不过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声乐教师会因为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亦或是其他一些原因弱化“合伴奏”这一环节的存在感,往往只有等到考级、比赛、演出等重要节点才要求学生跟随伴奏进行演唱。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思路是不可取的,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增加合伴奏的机会有利于歌唱水平的发挥

很多声乐教师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自己的学生在不合伴奏的情况下往往可以有比较正常的演唱发挥,一旦跟随伴奏进行演唱,其演唱水平便会大打折扣。

对歌唱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1)学生由于视唱练耳、和声感知等基础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学生在合伴奏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系列与音准、节奏相关的基础问题,基础问题的出现自然会分散歌唱精力,从而导致歌唱方法等歌唱方面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影响;

2)学生由于合伴奏次数过少,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任何一首作品的伴奏做到驾轻就熟,这也会分散演唱精力,影响歌唱发挥,同时,其所影响的歌唱发挥不仅仅局限于歌唱方法本身,更是对音乐情绪表达的极大限制。

由此可见合伴奏的重要性,学生合伴奏的能力将直接决定歌唱水平在正式演唱当中的上限,因此,声乐教师们理应适当增加学生课上合伴奏的机会。

如何增加课上合伴奏的时间?

大部分声乐教师都会认为合伴奏很浪费时间,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教师们低估了合伴奏带给学生的难度,每一首作品在合伴奏的过程中理应需要一个发展性的指标进行要求,更需要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学生的合伴奏情况,不应要求学生一步到位。

正如前文所说,学生会因为自身音乐基础能力以及对于合伴奏的生疏感使得每次合伴奏都会成为一种负担,由此影响正常歌唱水平的发挥,因此,声乐教师应在学生基本掌握某首作品演唱的前提之下,将该首作品跟随伴奏演唱的时间碎片化地、有的放矢地融入每一节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例如,在某首作品跟随伴奏进行演唱练习的最初的几节课中,教师可以将合伴奏时间安排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此阶段合伴奏所占时间不宜过长,教师不应给予学生过高的要求或者期待,同时,教师的要求应集中于音准、节奏的准确性方面;此阶段过后,当这些基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教师便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更多发展性的要求(歌唱方法、情绪表达、肢体语言的介入等等)并酌情增加合伴奏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时间。

如此一来,学生的合伴奏能力会随着练习时间与练习质量的提升而发生有益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使得合伴奏不再是令人头疼的负担。

相关内容推荐:

开学季 | 音乐会、大师课、WORKSHOP,9月福利一键领取!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