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中外合唱指挥的异同分析

中外合唱指挥的异同分析

来源:爱必学

2021-10-08 18:52:39|已浏览:97次

从根源上讲,合唱和指挥是由几千年前教堂里的基督教的仪式上产生并且发展壮大的。所以,刚开始的合唱和指挥总是承载着某种宗教信徒的宗教情感。合唱指挥传入我国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思想碰撞,因此,我国的合唱指挥总是带着政治改革的印记。研究过合唱指挥发展史的就会发现,无论是我国的合唱指挥还是外国的合唱指挥,都无可避免的经历了种种历史的磨练和考验,是以才在不同的地域散发着属于合唱指挥的不同的魅力。我国的合唱指挥发展时间较短,根基尚浅,因此,研究我国同外国合唱指挥的异同不仅有助于找出我国合唱指挥中存在的不足,还有助于改革我国的合唱指挥水平,促进合唱指挥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将从指挥形式、指挥功能、指挥审美和情感表达这四方面来详细的探讨我国同外国合唱指挥的异同。

1.国内外合唱指挥在指挥形式上的异同点

外国的合唱种类非常多,细分起来有二十多种,都可以归类为宗教种类和非宗教种类。不同的合唱种类也需要不同风格的指挥,从而也衍生出形式丰富的合唱指挥形式。虽然我国的合唱形式也在不同的政治形式下也衍生出了不同的合唱形式,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合唱种类并没有这么多,还有许多是为了迎合政治和社会需要,形式较为通俗,在合唱指挥上需要的技巧和感情没有那么复杂。近年来,我国的合唱指挥艺术也在不断变化着,逐渐开始向多样化靠拢。其中,在指挥的动作、感情、技巧等方面也开始创新和发展,这些发展也更加丰富了我国的指挥艺术形式,使我国的指挥艺术同国外的指挥艺术更加融合。

2.国内外合唱指挥在功能上的异同点

合唱指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合唱指挥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作用。从历史上看,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我国正在处于抗日时期,当时我国各地都有大型的歌咏活动,在这一时期,许多优秀音乐家的作品,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被广泛传唱。当合唱指挥者在指挥这些作品时,指挥的手势和身体起伏较为明显,能够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情感,能够激起合唱者的共鸣,表达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对外抗日的愿望。在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合唱曲目大都是对毛泽东所创诗词的改编,在进行合唱指挥时,指挥者的指挥手法和情感表达就带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合唱曲目则多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歌颂和赞扬,因此在进行合唱指挥时,指挥者的指挥手法和方式也带有了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同时,受这一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合唱和指挥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现象,但是也有优秀的、有着鲜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出现。

其实,我国同外国的合唱指挥形式上并没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许多人总有一种外国的合唱指挥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感觉,这是因为外国的宗教活动较多,同时宗教活动的内容也较为丰富,由此衍生出的指挥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虽然国外的宗教活动是在为政治服务,但是与我国合唱指挥直接带有的政治色彩相比还是多了许多宗教的其他层面。因此,从这个层次上看,宗教用和政治功能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总结起来就是,虽然我国同外国的合唱指挥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政治色彩,但是从历史上看,外国的合唱指挥有了宗教这柄“保护伞”,其功能上的政治色彩就明显减弱了许多。

3.国内外合唱指挥在指挥审美上的异同点

合唱指挥是一种具有欣赏性美感的职业。同样,审美也是指挥艺术存在的社会价值所在。近年来,合唱演唱会的逐年增多使合唱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部分听众会发现,我国同外国合唱指挥家在音乐作品上的指挥手势,包括身体的幅度变化上有一定的区别,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民族之间对于“美”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不同造成的。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也可能因为对“美”的定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关于美的享受,因此,如果一部音乐作品的演唱和指挥可以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欣赏和理解,那么这部作品必然是经过长时间本民族、本地文化的积累和提炼,必然具备异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

因此,在外国倡导“个性、张扬、解放”的文化氛围之下,合唱指挥者和听众对于“美”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产生深远的影响。故而,我们听到国外的合唱作品大多声音嘹亮、富于激情、铿锵有力,而外国合唱指挥者在指挥的过程中身体的起伏和指挥手势的变化幅度都比较大,看上去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可以将音乐作品、合唱和指挥相互融合,将指挥和合唱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倡导“中庸”的理念,倡导“中和”的思想,所以,中国人民更喜欢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表达。因此,听众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合唱的声音较外国更为低沉有力,更有一种娓娓道来的魅力所在。同样,我国的合唱指挥者在指挥时,手势变化幅度不会过大,身体的摆动幅度不会过于张扬,一般会中规中矩的完成合唱的指挥任务。这样就会给观众一种我国的合唱指挥并没有国外的合唱指挥那样富有热情,在欣赏时缺少大喜大悲的情感变化的感觉。

4.国内外合唱指挥在指挥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点

其实,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取外国合唱指挥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的指挥技巧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指挥事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因此我国的合唱指挥事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观众在欣赏合唱指挥时还是会存在“西方的合唱指挥在指挥时较为大气,具有吸引力”的感觉,这是因为西方合唱者在合唱时都在思考,所有的演唱者都在向着同样的目标和情感抒发方向努力。除此之外,西方人在音乐的理解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方面都较为深刻。相反,中国的文化更倡导对情感的内敛表达,所以合唱指挥表现出的音乐气势并没有特别强烈。

相关阅读:

国内外合唱指挥的异同之处

MAX-Camp | 北京?艺术音乐主题研学营,满足十一假期的所有期待!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