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合唱指挥手法及作品表现

合唱指挥手法及作品表现

来源:爱必学

2021-10-08 18:52:40|已浏览:136次

1.指挥图示中的“点”与“线”的关系

指挥图示中的“点”指的是拍点,而“线”则指的是拍点之外的手势运动部分。指挥手法上要求,拍点的指挥必须要准确、清楚,同时要保证指挥时动作放松、稳定;指挥手势线条用来表现手和臂的运动,有曲线和直线之分,但是无论直线还是曲线都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并不是自由随意的。

2.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和运用

一般来说,指挥手势的动作幅度大小变化和手势变化是跟着音乐作品的变化而变化的。合唱指挥中不会运用到指挥棒,而是靠双手进行指挥,一般情况下右手起主导作用,左手用来协调配合。右手的主导作用一般体现在控制音乐的速度和节奏上。用不同范围的动作来勾画音乐作品的整个轮廓,同时还会指示或者暗示某声部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是呼吸、分句及其它转接交换的指示功能。相对于右手来说,左手更多是在协调配合右手。一般用来完成歌曲的气氛描绘,表情的提示和音乐作品中的强弱变化,暗示声部的转换、音乐的中转、停顿和保持以及歌曲的分句等。当然,有时左手也会起到主导的作用,甚至完成许多右手不能完成的任务。总的来说,在合唱指挥中,左手较右手有较大的变化性和较强的表现力。但是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家必然是将左手同右手合理配合,共同完成指挥工作,准确且饱含感情的演绎出音乐作品。

3.“主动”和“被动”拍子的运用

“主动”和“被动”拍子的区分主要是根据音乐作品的旋律来区分的。当歌曲处于高昂、激动的状态时,合唱指挥往往就要采用主动拍的击拍形式来积极主动的引导合唱队的演唱。主动拍的动作较为鲜明、醒目而且富有棱角,容易激发出合唱者的唱歌激情。相反,被动拍的击拍形式就较为柔和、简单,它主要在音乐较为平缓、安静的时候运用。

因为这时不需要指挥者明显、醒目的动作来带动合唱队的情绪,同时过于积极的动作会破坏音乐的气氛,使用较为和缓的被动拍则能更好的契合音乐的氛围,更好的表现音乐想要表达的感情。在合唱指挥中,这两种拍子的配合使用也是较为常见的。合唱指挥者在指挥时合理运用主动拍和被动拍不仅能够使指挥者的指挥动作有张有弛、起伏有力,还能够能积极带动起合唱队的情感,更好的诠释歌曲。

4.“预示拍”和“收束拍”的关系

顾名思义,预示拍是预示将要进入的乐句的音色、情绪和演唱方法等要求的一种拍子。因此,预示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预示出错将会影响音乐的正常演绎。同理,为了保证乐曲结束的整齐划一,收束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同的指挥者的收束方式可能千差万别,不同情感需求的曲目也需要不同的收束手势,但是,收束手势的总体要求是洒脱大方、美观,能够达到收束目的。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一个合唱指挥者的最高追求就是将自身的指挥手法和指挥艺术同音乐融为一体,准确而且鲜明的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但是在指挥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我国同外国的合唱指挥家还有一定的区别。

相关阅读:

国内外合唱指挥的异同之处

MAX-Camp | 北京?艺术音乐主题研学营,满足十一假期的所有期待!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