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少儿声乐学习:怎样看待声与情的相互融合

少儿声乐学习:怎样看待声与情的相互融合

来源:爱必学

2021-11-01 17:18:27|已浏览:97次

声与情的完美融合是很困难的, 有些人在演唱时只追求声音好听, 根本不重视情感的投入, 或者误以为脸上有些表情便具了“情”,这是错误的。我们所讲的情,除了必要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外, 更重要的是指用声音表达作者要诉说的思想感情,声与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内在的感情要通过外在的表情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

例如:我们在评论某些演唱者的水平时,首先谈起的便是他歌声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演唱者在歌唱时, 好象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件与已无关的事情,给听众一种淡漠感。而有的演唱者却能充满感情地投入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氛围中去, 让听众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激动不已。前者是拘泥于发声方法而置感情于不顾,后者则注重歌曲的内在思想感情,这就是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所重视的“以情带声”的演唱方法。

优秀声乐作品是生活中人类各种感情的集中、提炼、美化和再现。“声情并茂”的“情 是指人的内心、思想、心境、理想、性格之内涵;“声”则是对这种思想、情感、内心活动的艺术表达。通过这种带有内涵的表达, 才能使观众易于理解并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情是声的来源和依据, 声是情的流露和表达。没有情,声就失去了依据而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是为歌唱而歌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没有声就不符合声乐艺术的要求。演唱者的对象无疑是听众,听众对演唱者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共鸣,听众对演唱者的不同反映, 反过来又会对演唱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种现象就是交流。好的演唱很容易得到观众的理解和共鸣, 观众的情绪又会激发演唱者发生更丰富的情感和创造性。

怎样才能掌握声与情的比例适度,这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内涵和旋律的变化来处理。正确认识声与情的关系, 准确掌握声与情的尺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声乐艺术水平。

推荐阅读:

“声情并茂”在歌唱中的作用

文末福利!!!如果您的孩子想要学习声乐、钢琴、美术等艺术课程,那么不妨联系一下我们美行思远少儿艺术在线老师,领取一下免费试听课哦!!


让孩子们的成长与世界同步 400-6688-773
商务合作:pub@mxsy.cn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