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必学!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552901487

爱必学 > 新闻资讯 > 兴趣爱好 >  如何做到美声唱法的声音连贯?

如何做到美声唱法的声音连贯?

来源:爱必学

2021-07-23 16:41:41|已浏览:185次

在许多中外声乐论著中,不少人都认为美声唱法的精髓就是声音的连贯,由此可见,歌唱中声音的连贯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声音的连贯呢?声乐术语中一般把声音的连贯简称为“连音”:音乐符号中“连音符号”表示连音,意大利原文为“legato”。美声唱法的“legato”就是要求歌唱中音与音之间的衔接要相当连贯,并且保持平稳和流畅,不能唱出“切断”的痕迹。起音要准确而稳定,音色要统一而优美,音波要平稳而自然,歌唱发声寸的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部位要统一而又连贯。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声乐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的声音连贯时说:歌唱时的每个字都好像是珍珠,而声音仿佛是一条线,要用声音这根线把大小一样的闪闪发亮的珍珠穿在一起。还有的把字和音比做屋顶上的瓦片。一片一片地粘叠在一起,中间不能有任何断裂的地方,这就是美声唱法“legato”的真正含义:连音,是美声唱法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行腔技巧。声音是否连贯体现了歌者的音乐感觉,关系到歌唱时音乐线条的处理。当今世界许多一流的歌唱家都十分注重歌唱的行腔。如帕瓦罗蒂就十分重视音乐的线条。他曾说:“许多人不会‘制作线条’,甚至有人一辈子都不会。”这说明声音的连贯不是朝夕之功,要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呼吸支持

如果说声音的连贯是美声唱法的支柱之一,那么正确的呼吸则是其坚实的基础,我们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良好的气息支持是歌唱的动力,离开了气息的支持就无法歌唱。legato唱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有训练有素的呼吸支持。如果脱离了良好的呼吸支持,音乐进行中的音程变化、音与音之间的衔接就难以连贯自如。若呼吸方法不当,如气吸得过浅,或过于饱满就会使声音发僵或憋气,声音线条也不可能流畅和连贯;若气息控制不稳、不匀,如一会儿强,一会儿弱,使得喉咙也一会儿松一会儿紧,声音势必也是一股一股地往外冒,这样都会破坏声音的连贯性。所以,要做到声音的连贯,首先要加强呼吸的训练,这是发声技巧对legato唱法的基本保证之一。 

2.发声、咬字部位要统一

人的发击是离不开语言的。声音线条的连贯既是音与音之间的连贯,也是字与字之间的连贯:确切地说,是母音和母音之间的连接和融合,是发声位置的统一和连贯。欧洲的语言是由?子音和母音(或称辅音和元音)组成。中国的语言也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子音和母音的发声部位是不同的,子音的发声位置大多在口腔的前半部分,母音的发声位置则大多在口腔的后半部分,而不论是什么语言,不论是哪个母音,声音的共鸣位置则始终要放在头腔,或说要放在面罩(mask)共鸣里。就是说:必须保持在各个声区发声位置的一致性,保持任何母音形成部位的一致性,才能够唱出连贯的声音。同时,正是由于声音位置和母音形成部位的统一,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嘴的前半部分,使其能够根据咬字的需要而积极、灵活地动作,从而把母音转换时夹在其间的子音所形成的断裂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声音连贯、动听。关于这个问题,后文还要作专门的论述。

3.要有良好的音乐修养

在美声唱法中对于声音的连贯性的追求,往往同时也体现了歌者对乐曲风格和对音乐本身的美的追求,所以许多声乐文献说,没有声音的连贯性就没有美声学派的“美”的歌唱,歌唱时能否做到声音的连贯和流畅,也反映了歌者音乐修养的水平及艺术审美的晶位。对作品解愈深刻,艺术的趣味愈高,就愈能把这种感受融会到连贯的声音线条和柔美的音色中去。音乐修养差的人,歌唱时往往只注重发声的技巧,注重嗓音的表现而忽略了对音乐自身的美及对音色的美的追求。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的歌者才善于用美的连贯的声音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注意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情感,挖掘作品的内涵而不是仅靠华丽的技巧来装饰声音。用喧闹的音响来征服听众,这样的歌者没有把连贯的声音视为一种美,也就难以做到声音连贯和流畅。

4.声区要统一

声区统一是使声音线条连贯、流畅的基本保障。在高、中、低三个声区转换时,若方法掌握不当,就会控制不了音色、音量的变化,甚至出现破裂音,或声音在某个声区突然变空、变虚,在另一个声区又变挤、变紧等等,这些都会破坏声音的流畅和连贯。因此说,声区的统一是使声音连贯、自如的必要前提。有关声区统一的问题前文已经谈到,在此不再赘述。

5.要克服不正常的音波

音波(Vibrato)指的是歌声在固定的旨高上,做上下周期性的振荡。声带在每秒钟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称为频率。声带在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时的最大值或者说音波上下摇动的幅度称为振幅,正常音波的频率每秒钟为6.5次左右。衡量音波是否正常的标准是频率加振幅。我们所说的不正常的音波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音波的频率太快,人声的音波如果高于每秒钟六至七次的频率,声音听起来就会像打摆子一样哆哆嗦嗦,似乎是过分激动不安,又好像羊叫一般,因此有人称这种声音为咩声。在声乐上称之为“小抖”、“碎抖”,这种声音让人听起来感到难受。那些过分追求音色明亮,下巴肌肉比较紧张的人往往容易犯这种毛病。

二是声波的频率太慢,低于每秒钟六至七次,声音工.下摇动的幅度超过了半音的范围,声音听起来大摇大晃,给人感觉是不稳定,音不准:在声乐中称之为“摇晃(Wobble)”。这种声音同样令人难受,这往往是由于舌根下压、喉咙撑得较大所致.

这两种错误的声波都同样严重地破坏了legato的和谐、统一,都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声唱法,遗憾的是,在一些业余甚至是专业的歌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至今仍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有碍于我国美声声乐事业的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MAXKID夏令营 | 暑假嗨一夏,声乐 艺术创造营全面启动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如需了解最新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 相关阅读